PART
陣痛雖在
但“煙火氣”也一點點回來了
12月初,“新十條”政策頒布,各地陸續(xù)放開,19日,北京宣布恢復餐飲堂食。隨即,各大商場內餐飲堂食不再查驗核酸證明,開啟迎客模式。12月24-25日,周末又恰逢圣誕節(jié),“陽康”出動了,許多人安排了一場久違地外出聚餐。“北京(路上)又恢復堵車了,而且一天比一天堵”,最熟悉北京路況的出租車司機們說到。
和路況一樣,餐飲業(yè)也在快速回暖。再加上前兩波“陽”了的人已逐漸康復,一些餐飲門店逐漸開始熱鬧起來。周末約上朋友、帶上家人,外出感受節(jié)日氣氛,找個飯館“好好搓一頓”。各大商場中,或是三兩好友或是一家?guī)卓冢掷锱踔朗常叀肮洹边叀俺浴薄S械念櫩驼f,“陽過了才出門,沒陽的不敢出門”。也有客戶說,“大病初愈,想好好吃一頓犒勞自己一下”,還有的是帶孩子出來放放風,解解饞。
三年疫情,餐飲業(yè)復蘇腳步必然不同,重振之路也不會一蹴而就。
復蘇快慢不僅與門店選址相關,更取決于餐飲品類和面向的人群。目前來看,剛需的、高頻的、低價位的大眾餐飲,最先回暖。
疫情三年
改變了什么,留下了什么?
此時此刻,所有餐飲人應該是既猶豫、擔心又恐懼。因為疫情放開前是顧客少一點,疫情放開之后員工都沒有了。
國家統(tǒng)計局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每年從12月圣誕節(jié)到第二年元宵節(jié),對于餐飲業(yè)來說向來是摩拳擦掌的重要促銷節(jié)點。防控措施在這個風口大幅調整,無疑給予了不少從業(yè)者信心。“餐飲人的春天要來了”,“搶人、搶糧、搶地盤”的聲音此起彼伏。所以對于不少餐飲人來說,春節(jié)前的這一個月,還是充滿希望的。盡管市場復蘇的速度有快有慢,但整體趨勢向好。
經歷疫情三年的沖擊,商場、社區(qū)、寫字樓里出現(xiàn)了大量空置商鋪,行業(yè)留出了一定的市場空白,百廢待興。有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從2020年到2022年,中國餐飲減少了200萬家店。
復蘇快慢不僅與門店選址相關,更取決于餐飲品類和面向的人群。目前來看,剛需的、高頻的、低價位的大眾餐飲,最先回暖。
根據(jù)日本及海外其他國家開放后的數(shù)據(jù)來看,餐飲業(yè)的恢復并出現(xiàn)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的概率是極大的,特別是剛需類、高頻類、低價類餐飲會迎來強勢反彈。
回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中國積極應對,4萬億的新增投資對經濟恢復產生了重要影響。同樣的,相信在疫情發(fā)生的三年里,中國經濟受到巨大影響下,未來更加寬松的經濟管理政策以及消費刺激政策出臺,整個餐飲行業(yè)的恢復和一些美好的事情一定會在2023年發(fā)生。餐飲人此刻一定要樂觀面對市場,堅信希望就在明天。
經歷“黑障”
春暖花開的日子終將來到
航天員在安全返回地球的時候,一定會經歷一個“黑障區(qū)”,在那個區(qū)域中,沒有信號,沒有航向,沒有安全感,然而這個煎熬的時間不會太長。
過去一個月,資本在餐飲市場上的活躍似乎也為復蘇提供了佐證。凱雷集團公司收購爭鮮26%的股權、奈雪成為樂樂茶大股東、喜茶和虎頭局等品牌相繼宣布開放加盟……背后的決策邏輯——“做好準備,等待著新機會的隨機出現(xiàn)。”
番茄資本創(chuàng)始人卿永認為,快餐賽道下,加盟是必然的方向。在價格、品質相同的情況下,相較于直營模式,代表小微經濟的加盟模式,政策扶持、用工成本等方面的成本可以壓縮20%-30%,這對于效率屬性的快餐行業(yè)意味著絕對的競爭優(yōu)勢。從宏觀環(huán)境來看,一線城市人才回流、城鎮(zhèn)化趨勢以及各地方對三四線城市的側重使得下沉市場足夠大,且近些年在逐步向好發(fā)展。餐飲品牌秉承“直營+加盟”二元模式,既在后疫情時代迎風而上,逆勢擴張,又可以為市場數(shù)據(jù)積累與經營模式探索打下基礎。勇于承擔餐企品牌擔當,讓利加盟商,幫助加盟商分擔開店風險為,加盟商提供更多賦能。“直營+加盟”模式才能真正實現(xiàn)盈利模式的高度復刻。
就如餐飲老板內參創(chuàng)始人、CEO秦朝所說:餐飲的復蘇,也需要穿越“黑障區(qū)”!。
過往三年疫情的洗禮直至全面放開,人們必將經歷一個短暫恐慌期調整心態(tài)。當“陽康”們逐漸開始復工復產,城市消費生產能力得到恢復,個人經濟情況也必將得到緩沖,消費高峰期就在眼前。疫情是一場大考,也是一次體檢,在這一場長達三年的“淘汰賽”過后,留下來的餐飲品牌更具備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與生存能力。
黎明前的黑暗
后疫情的元年真的要開始了,那么2023年我們應該怎么干?
最近網上流傳“各省第一波感染高峰時間預測”一張圖,大數(shù)據(jù)專家根據(jù)百度搜索指數(shù)推演得出,并在臺灣、香港得到驗證,具有一定參考意義。而這,不僅是感染時間的預測,更是市場經濟全面放開時間的預判。
我們不能否認疫情對餐飲業(yè)的影響遠大于預期,但始終要經歷這個階段,黎明前的黑暗,好過無限循環(huán)和不確定性。我們都在期待著明年能真正恢復生活和工作節(jié)奏。
很多餐飲人都認同一個觀點:放開后,餐飲消費會經歷“艱難的100天”。這是最難熬的時刻,也是黎明前的最后的黑暗,在這個“乍暖還寒“的時候,原地停滯不前,等待我們的只有失敗,抓住每一絲可能,熬過去才有可能看到明年春天。
數(shù)據(jù)研究表明,疫情三年,受沖擊最嚴重的業(yè)態(tài)很有可能是未來半年恢復最快的行業(yè)。
現(xiàn)在,市場普遍看好的餐飲回歸的時間是明年上半年,所以趁著政策的開放,修煉“內功”,提前做好準備的時候到了,出門考察項目,選址裝修、籌備開業(yè),做好搶跑前的準備工作。搶人、搶鋪、開新店、布局未來,搶占先機!
萬事俱備迎接2023上半年,這樣的商機你還要錯過嗎?
第一波“陽康”已經回來,廣州爆單、北京恢復7成,鄭州商場“一天涌進10萬人”……一線城市起到領頭作用,消費和生產也將提前恢復。相信未來隨著鼓勵消費的政策出臺,餐飲復蘇“黑障區(qū)”不會太長。
屆時,餐飲人真正的春暖花開,終將到來。